隨著化工業發展的不斷進步,水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我們知道污水在排放出來的時候會攜帶有不同程度的鐵離子、鋅離子、銅離子等金屬物質,而這些金屬物質在環境水體中參與到水循環的過程中,會給我們帶來一定的威脅。
那么為了加強環境水質的分析和保護,相關部門要求對水體中的重金屬物質進行測定,了解每項重金屬在水體的含量,是否超標,方便我對水體進行相應的處理。接下來我們一起簡單了解水質重金屬的標準及監測注意事項。
一.在飲用水中重金屬的標準是什么?
根據《飲用水衛生標準》騁疊5749-2006,自來水中部分重金屬含量的規定值如下:
1.汞:0.001(塵駁/嘗),即每升自來水中汞的含量為0.001塵駁;
2.鉻:0.05(塵駁/嘗),即每升自來水中鉻的含量為0.05塵駁;
3.鎘:0.005(塵駁/嘗),即每升自來水中鎘含量為0.005塵駁;
4.鉛:0.01(塵駁/嘗),即每升自來水中鉛含量為0.01塵駁;
5.銻:0.005(塵駁/嘗),即每升自來水中銻含量為0.005塵駁;
6.鉈:0.0001(塵駁/嘗),即每升自來水中鉈含量為0.0001塵駁;(總鉈在線分析儀檢測下限已經達到了0.1μ駁/嘗,而且該設備的準確性達到<10%,重復性是<5%,為涉及鉈的飲用水監測提供了專業的技術保障)
7.錳:0.1(塵駁/嘗),即每升自來水中錳的含量為0.1塵駁;
8.鋅:1.0(塵駁/嘗),即每升自來水中鋅含量為1.0塵駁;
9.砷:0.01(塵駁/嘗),即每升自來水中砷含量為0.01塵駁。
二.水質重金屬監測注意事項:
以原子吸收法為例,水質重金屬進行監測時,要遵循以下原則:
1.做好待檢樣品的處理:
環境水質待檢樣品的差異性會影響重金屬監測結果的應用,不利于水污染治理的分析,因此在重金屬水質監測前線需要將檢樣品處理為統一標準。沉淀處理是最常用的處理方式。若待檢重金屬水質均無沉淀現象,則可直接對所有待檢樣品采用原子吸收法進行監測。若待檢樣品存在不同程度的泥沙或其他懸浮物,需要先對待檢樣品統一沉淀處理,除去樣品中的泥沙等沉淀物,再撇去樣品中的懸浮物,將樣品分為同等份最后監測,這有助于提高重金屬水質監測的準確性;
2.確保火焰的穩定性:
火焰的穩定性影響著火焰吸光的穩定性,因此在整個重金屬監測過程中要確保火焰處于穩定狀態。為此可通過加長火焰預熱的時間和增加助燃器來確保火焰燃燒的持續穩定。監測的火焰燃氣必須確保較高的純度,否則也會影響火焰的持續性穩定。
3.注重監測的靈敏度:
重金屬水質監測的準確性是確保環境水質分析的前提與基礎,要確保監測的靈敏度,需要加強監測過程中的觀察與控制,細心記錄參數變化、光源強度變化、確保金屬元素最大程度的原子化。為了增強監測的靈敏度,必要時要借助空心陰極燈來助力光源。
當然測定水中重金屬的含量還要其他方法,比如水質監測天門頒翱頓檢測儀采用的是比色法來進行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