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生活污水是指農村家庭日常生活產生的雜排水;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將生活污水中的有害物質和污染環境成份清除、降解做無害處理。當然在整個的農村污水治理過程中水質監測,江門疊翱頓測定儀起到至關重要作用!而本文要和大家一起了解的是農村污水的主要來源以及治理需要做些什么。
一.有關農村生活污水的主要來源:
1.廚房污水。廚房污水中動植物油、洗滌劑含量較高,部分農村廚房污水收集率依然較低;
2.洗滌區域污水。以洗衣槽、洗衣機排水為主,這部分污水中的含磷含量較高,部分農村洗滌污水收集率依然較低;
3.衛生間污水。包含廁所污水和洗浴污水。廁所污水包括人糞尿和沖洗水,這部分污水有機物含量較高,固形物雜質較多;洗浴污水以洗澡水為主,污染物濃度較低,但水量較大。
二.想要治理好農村污水問題,要做好以下幾點:
1.科學制定農村污水排放的分類分級標準。根據農村污水污染物特征,從環境暴露、效應識別、風險評估等方面,加強農村污水污染物的成分劑量、作用時間及環境效應等調查研究,科學制定污染與 可自行凈化間閾值。
根據受納水體的質量與特點、排放途徑特點等因素,科學規劃功能受納水體、非功能受納水體與可受納排放量,進一步細化污水排放的分級分類標準。充分考慮資源化利用與環境目我凈化能力等因素,在化學需氧量、氨氮等指標上,因地制宜優化污染物監測指標與黑臭水體整治,做好技術銜接。
涉及到水質監測工作,我們可以采用水質在線分析儀來展開工作。水質分析儀廣泛應用于水源地監測、環境污染源監測、水處理過程監測、市政管網水質監測、水質安全監測、農村飲用水監測、循環冷卻水監測、工業循環水再利用監測、純水工藝監測、工廠化水產養殖監測、泳池水運行管理監測及現場應急水質安全監測等所有上述需要水質分析的領域。
2.疏通政策堵點、統籌規劃污水排放與水體治理的技術標準與監管權責。以推動污水資源化利用為導向,在國家層面修訂農村環境保護與污染治理指導意見和工作指南等,推動各省市因地制宜合理制定污染物排放標準與黑臭水體判定和治理標準。在國家層面建立農村環境保護與污染治理的監督、協調幫扶機制,打通城市與農村、省市交界間污染排放、黑臭水體整治的監管堵點,明確各級政府的責 任與義務,形成城鄉結合、上下聯動的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機制。同時,積極推動科研單位與技術部門的技術幫扶,結合地方實際合理制定階段性工作方案,確保各項技術指標的均一性與街接性。
3.做好技術儲備,分區分類制定科學處理方家。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推進高效厭氧反應器、化糞池+人工濕地、小型活性污泥系統等,適于我國農村特點的污水處理工藝的深入研完與落地應 用,將農村污水處理與資源利用深度融合,整體推進新農村建設。積極推進集成技術開發,根據南北方及各地農村生產生活特點,推進包含農村廁所革命、污水處理與重復利用、黑臭水體整治的集成技術開發,堅持因地制宜綜合整治思路,以散戶分散處理、村莊適度集中、個別就近納入管網的方式,分類分區推進農村環埼治理。根據自然條件、環境載荷以及生態環保,制定長遠規劃,將水資源再生、還田利用等因素綜合考慮,儲備一批適合農村未來發展不同階段的環境保護集成技術與治理標準。
4.將污水治理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同步推進,激發村民的主體意識。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將新農村建設作為整體工程,統籌規劃與推進,協同污水治理與環境保護,逐步引導農村生活方式 的改變。切實加強生態環保與污染防治的宣傳教育,扭轉固有生活理念,改變傳統排污習慣,樹立文明生活方式,強化環保意識與責任意識。在建設美麗鄉村與人居環境大幅改善的基礎上,引導基層群眾 從污水治理與環境保護的旁觀者,向建設美麗家園的責任主體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