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檢測水中鉬離子或鈦離子的原理是將被檢測水樣經過濾或消解后注入石墨爐原子化器中,鉬離子或鈦離子在石墨管內經高溫原子化,其基態原子對鉬或鈦空心陰極燈發射的特征譜線313.3nm 或 365.4nm 產生選擇性吸收,其吸光度與待測物的質量濃度成正比。
采集鉬和鈦檢測水樣
檢測中干擾及消除方法
在所選測定條件下,濃度為10mg/L 的 Ag、Al、As、B、Ba、Be、Bi、Ca、Cd、Co、Cr、Cs、Cu、Fe、Hg、K、Mg、Mn、Na、Ni、Pb、Sb、Se、Sn、Sr、Tl、Zn 對鉬和鈦的測定無顯著影響。
不同基體的樣品,其粘度、表面張力和成分難與標準溶液匹配,或共存離子濃度較高,經干擾檢查證實影響測定時,可采用稀釋、基體改進劑或標準加入法消除干擾。
檢測所需試劑
1.硝酸:1.42駁/塵瀕,優級純。
2.硝酸溶液:1+1,用硝酸配制。
3.硝酸溶液:0.5%(癡/癡),用硝酸配制。
4.鹽酸:1.19駁/塵瀕,優級純。
5.鹽酸溶液:1+1,用鹽酸配制。
6.過氧化氫溶液:Φ(貶2翱2)=30%。
7.鉬標準溶液
鉬標準貯備液:1000mg/L。準確稱取1.8398g優級純鉬酸銨,溶于少量水中,轉入1000ml容量瓶,用水稀釋定容。或使用國家有證標準物質。
鉬標準中間液:50.0塵駁/瀕。
準確移取5.00ml鉬標準貯備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稀釋定容。
鉬標準使用液:500μ駁/嘗。
準確移取1.00ml鉬標準中間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稀釋定容。
8.鈦標準溶液
鈦標準貯備液:1000塵駁/嘗。
準確稱取1.0000g鈦(粉末或小片),加入200ml鹽酸溶液,加熱至接近100℃使其溶解。冷卻,轉入1000ml容量瓶,用水稀釋定容。或使用國家有證標準物質。
鈦標準中間液:50.0塵駁/嘗。
準確移取5.00ml鈦標準貯備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稀釋定容。
鈦標準使用液:2.50塵駁/嘗。
準確移取5.00ml鈦標準中間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稀釋定容。
9.氯化鈀-硝酸鎂混合溶液
稱取0.25g氯化鈀,加入少量水和1ml硝酸,加熱至50℃使其溶解。稱取0.30g優級純硝酸鎂,溶于少量水中。將兩種溶液混合,用水稀釋定容至100ml。
檢測設備
1.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
2.鉬空心陰極燈。鈦空心陰極燈。
3.熱解涂層石墨管。
4.高純氬氣鋼瓶。
5.溫控電熱板:耐酸腐蝕;能維持溫度95±5℃。
6.微波消解儀:一般功率600-1500奧;感應溫度達到±2.5℃,在感應后2秒鐘之內自動調節微波輸出功率;耐酸惰性塑膠材質(如筆貴礎)消解罐。
7.過濾裝置,0.45恥塵孔徑有機濾膜。
8.離心分離機:轉速到達2000謗辮塵。
9.采樣瓶:500塵瀕,材質為硼硅酸鹽玻璃、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
10.實驗器皿:符合國家標準的礎級玻璃量器。
水樣保存
可溶性金屬水樣
水樣采集后盡快用過濾裝置過濾,棄去初始濾液50-100ml,用少量濾液清洗采樣瓶,收集濾液于采樣瓶中,立即加入硝酸溶液酸化濾液至 pH1-2,14d 內測定。
金屬總量水樣
水樣采集后用硝酸溶液酸化至pH1-2,14d 內測定。
水樣制備
金屬總量水樣制備
金屬鉬的檢測方法
分光光度法
傳統方法采用硫氰酸鹽分光光度法,鉬(Ⅵ)在酸性介質中與硫氰酸鉀反應生成橙紅色絡合物,在460-470蒼塵波長處測定吸光度。該方法操作簡便但干擾較多,需用氯化亞錫還原消除貴別??等離子的影響。改進后的催化動力學分光光度法通過鉬催化過氧化氫氧化染料的褪色反應,靈敏度可達0.1μ駁/嘗(參見《環境監測技術規范》2013版)。
原子吸收光譜法(礎礎廠)
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GF-AAS)是現行國標(HJ 700-2014)推薦方法,檢測限為0.5μg/L。關鍵步驟包括:水樣經0.45μm濾膜過濾后,用硝酸酸化至pH<2,加入基體改進劑(如硝酸鈀)提高灰化溫度至1200℃;鹧嬖游辗ㄟm用于高濃度樣品(>50μg/L),但需注意磷酸鹽、硅酸鹽的干擾。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濱頒筆-慚廠)
作為最靈敏的方法(檢出限0.01μ駁/嘗),濱頒筆-慚廠可同時測定多種同位素(如??慚辭、??慚辭)。研究表明,采用動態反應池技術以氨氣消除竄謗翱?、狽產翱?等同質異位素干擾,加標回收率可達95%-105%。前處理需通過頒丑別瀕別蟲-100樹脂去除鹽分基質。
新型檢測技術
熒光探針法:基于鉬與有機配體(如8-羥基喹啉)的熒光猝滅效應,可實現原位快速檢測。&蒼產蟬辮;
電化學傳感器:納米金修飾電極對慚辭翱???有特異性響應,檢測時間縮短至3分鐘。
電熱板消解
量取50.0ml混勻后的水樣于硼硅酸鹽玻璃或聚四氟乙烯燒杯中,如果水樣有機質含量低,加入5ml硝酸,蓋上表面皿,于電熱板上95±5℃加熱蒸發至剩余5ml,取下冷卻,加入3ml硝酸,蓋上表面皿,繼續加熱蒸發至近干,如有需要繼續補加硝酸,直至消解完全(消解液顏色清亮或外觀不再發生變化),冷卻;如果水樣有機質含量高,繼續加入3mlH2O2溶液,蓋上表面皿,加熱并保持溫度95±5℃,直至不再有大量氣泡產生,冷卻,繼續加入H2O2溶液,每次1ml,蓋上表面皿,加熱并保持溫度95±5℃,直至只有細微氣泡產生或外觀不再發生變化,繼續蒸發至近干,冷卻。加入適量硝酸溶液(硝酸最終濃度為0.5%(V/V))加熱溶解殘渣。用少量水清洗燒杯內壁和表面皿,全部移入50ml容量瓶,用水稀釋定容至刻度。混勻。如有沉淀,可靜置、或用0.45um濾膜過濾、或在2000-3000rpm轉速下離心分離10min,取上清液待測。
微波消解
量取適量混勻后的水樣于微波消解罐中(取樣量+消解溶劑用量應不大于消解罐規定的體積),如果樣品中有機質含量低,加入5ml硝酸;如果樣品中有機質含量高,加入4ml硝酸、1ml鹽酸和1ml過氧化氫溶液,放置,待反應平穩后加蓋密閉,放入微波消解儀中,按照選定的升溫程序(推薦升溫程序見表)進行消解。消解完畢,待罐內溫度與室溫平衡后,將消解罐取出,置于電熱扳上加熱蒸發至近干,冷卻。加入適量硝酸溶液(硝酸最終濃度為0.5%(V/V))加熱溶解殘渣。用少量水清洗消解罐內壁和蓋子,全部移入容量瓶中,根據樣品濃度用水稀釋至相應體積,混勻。如有沉淀,可靜置、或用0.45um濾膜過濾、或在2000-3000rpm轉速下離心分離10min,取上清液待測。
可溶性金屬水樣可以直接測量。
鉬標準曲線的繪制
分別移取0.00、0.50、1.00、2.00、3.00、4.00、5.00ml鉬標準使用液于50ml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稀釋定容。標準系列濃度分別為0.00、5.00、10.0、20.0、30.0、40.0、50.0ug/L。按照參考測量條件,由低濃度到高濃度依次測定標準系列的吸光度。以吸光度為縱坐標,待測物質量濃度為橫坐標,建立校準曲線。
鈦標準曲線的繪制
分別移取0.00、1.00、2.00、3.00、4.00、5.00、6.00ml鈦標準使用液于50ml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稀釋定容。標準系列濃度分別為0.00、50.0、100、150、200、250、300ug/L。按照參考測量條件,由低濃度到高濃度依次測定標準系列的吸光度。以吸光度為縱坐標,待測物質量濃度為橫坐標,建立校準曲線。
水樣檢測
制備好的水樣按照與繪制校準曲線相同條件測定和空白吸光度。水樣中待測元素的質量濃度可以按照相關公式計算得出。
隨著納米材料、微流控等技術的發展,未來可能涌現更多便攜式、高靈敏的檢測手段。但無論采用何種方法,均需遵循《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中鉬(≤0.07mg/L)和鈦(暫無限值)的參考要求,確保數據準確可靠,為水環境管理提供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