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需氧量(頒翱頓)是衡量水體中有機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標。頒翱頓值越高,說明水體受有機物污染越嚴重。有毒的有機物進入水體,不僅會危害水體中的生物(如魚類),還可能通過食物鏈的富集作用最終進入人體,引起慢性中毒。因此,水質頒翱頓的檢測和超標治理至關重要。
水質頒翱頓超標的原因
水質頒翱頓超標的原因主要可以歸結為兩個方面:公司生產過程中的污染產生和水處理工藝的缺陷。
公司生產過程中的污染產生:
食品廠:多余食物的殘留與水體混合,導致污水頒翱頓超標。
化工廠:還原性物質(如硫離子和氯離子)的排放,增加了污水中的有機物含量。
電鍍廢水:酸洗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含有大量有機物,導致頒翱頓超標。
水處理工藝的缺陷:
生化處理(水溫過低):當溫度過低時,菌種的活性降低,從而降低對頒翱頓的分解效率。
水中溶解氧不足:當水中溶解氧不足以滿足菌種自身代謝時,菌種活性下降,污水頒翱頓處理效率大大降低。
廢水中某種指標(氨氮、重金屬)濃度過高:污水中某項指標過高會毒害生化池中的菌種,導致頒翱頓降解不完全。
水質頒翱頓超標的治理方法
針對水質頒翱頓超標的問題,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治理方法:
絮凝劑法去除頒翱頓:
采用化學混凝法能夠有效地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顯著降低廢水的頒翱頓值。通過添加絮凝劑,使水中的懸浮物和膠體顆粒凝聚成較大的絮體,從而便于沉淀或過濾。
微生物法去除頒翱頓:
生物法依靠微生物酶來氧化或還原有機物分子,破壞其不飽和鍵及發色基團,從而達到處理目的。由于微生物繁殖速率快、適應性強、成本低廉,近年來在廢水處理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例如,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是常見的微生物處理方法。
電化學法去除頒翱頓:
電化學法處理廢水的實質是直接或間接利用電解作用,將水中的污染物去除,或把有毒物質轉化為無毒或低毒物質。這種方法具有高效、快速的特點,適用于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
吸附法去除頒翱頓:
通過活性炭、大孔樹脂、膨潤土等活性吸附材料,吸附處理污水中的顆粒有機物和色度。吸附法可以作為前處理,降低容易處理的頒翱頓值。
氧化劑法去除頒翱頓:
近年來,光催化氧化技術在廢水處理領域顯示出良好的市場前景和經濟效益。該技術利用光催化劑在光照下產生強氧化性自由基,降解水中的有機物。然而,該領域仍存在一些問題,如尋求更高效的催化劑、催化劑的分離與回收等。
結語
水質頒翱頓超標對我們的生產生活影響巨大,因此日常的水質監測必不可少。如果發現COD超標,應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通過科學的檢測和合理的治理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水體中的COD值,保護水生態環境,保障人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