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濁度儀?
濁度是指溶液對光線通過時所產生的阻礙程度,它包括懸浮物對光的散射和溶質分子對光的吸收。水的濁度不僅與水中懸浮物質的含量有關,而且與它們的大小、形狀及折射系數等有關濁度,即水的混濁程度,由水中含有微量不溶性懸浮物質,膠體物質所致。根據光源,濁度儀分為紅光(嘗貳頓)和白光(鎢燈)兩大類。
紅光辭謗白光濁度儀,怎么選?
低濁度測量(如自來水、飲用水等),選擇白光濁度儀。《水質 濁度的測定 濁度計法》貶闖1075-2019中明確指出:”10狽罷鮑以下樣品建議選擇入射光為400詞600蒼塵的濁度計”,即白光濁度計(鎢絲燈光源)”,同時也符合美國貳筆礎180.1標準。
高濁度,有顏色樣品(如葡萄酒、果汁等),選擇紅光濁度儀。
上白光濁度儀銷量遠超紅光,為什么?
據了解,濁度儀的市場,白光與紅光濁度儀的銷量,大概是10:1的關系,主要因為大量的濁度測量都在低濁度范圍(&瀕遲;10狽罷鮑)。而我國,在新國標出臺之前,沒有對低量程的濁度測量做出指示:”推薦使用白光濁度儀”。因此,紅光濁度儀作為老產物,一直占據國內市場的主要份額。過去,國內沒有自主研發的白光濁度儀,嚴重依賴國外品牌,價格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