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度儀在實驗室鍋爐用水中的應用
一般天然水中往往含有較多的懸浮物,將其用作鍋爐補給水時,如不預先除去懸浮雜質,將會影響后續水處理工藝的效果,例如,懸浮物進入除鹽設施或者膜分離設施,將堵塞、污染工作表面,降低設施出力,嚴重時會影響出水質量;含有懸浮物的水如直接進入鍋爐,易使鍋爐內結生泥垢,堵塞管道閥門等,導致鍋爐效率降低,甚至引發運行事故,故電站鍋爐用水預處理設施、除鹽設施進水及出水(補給水)需要嚴格控制懸浮物含量。
當水中懸浮物含量低,且其直徑小于小于0.1塵塵時,懸浮物含量與水質濁度存在線形關系,故一般對電站鍋爐用水中懸浮物的監測采用量測濁度的方法,騁疊/罷12145—1999規定,電站鍋爐,離子交換器進水濁度應小于2.0狽罷鮑。騁疊/罷12145—2008已經取消了該項指標,但是在騁疊/罷50109—2006里面,除了離子交換器進水濁度,對用于較多的反滲透除鹽設施、電滲析除鹽設施的進水濁度有了更為嚴格的要求。例如,反滲透設施進水濁度要求小于1.0狽罷鮑,如果進水濁度過大,則會堵塞膜孔,降低設施出力,增大工作壓力,可能會對膜造成較大損傷等。設施操作人員應定時監測進水濁度,及時根據量測結果對預處理設施運行狀況進行調整,故對量測精度的要求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