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然的水中含有大量的鹽類物質,其主要成分是鈣、鎂、鈉之類的重碳酸鹽、氯化物和硫酸鹽等。如果水質中這些元素含量過大時就會出現一些問題,例如日常飲用水中此類物質過多時會腐蝕配水管道和設備,形成大量的水垢等。因此對于水中鹽類物質含量的檢測也非常重要,而常用的方法就是利用水中離子導電能力來檢測含鹽量的多少, 這種方法操作簡單、靈敏度也高。近年來電導率水質檢測儀使用的都是此類方法。
電導率水質樣品采樣,電導率水質檢測儀的工作原理
電導率通常是用兩個金屬片,也就是正負電極插入檢測樣品中,通過測量兩個電極之間的電阻率大小來確定電導率的數值,其定義是截面積為1腸㎡,極間距離為1腸塵時改樣品的電導。有一點大家需要明白,我們所指某種樣品的電導率,一般說的是該溶液在25攝氏度時的電導率數值。
制備電導率標準檢測溶液
電導率檢測標準溶液的制備
1.1塵辭瀕/嘗氯化鉀標準溶液:準確稱取在105℃干燥2丑的優級純氯化鉀(或基準試劑)74.5515駁,用新制備的二級試劑水(20±2℃)溶解后移入1000塵嘗容量瓶中,并稀釋至相應刻度,混合均勻。
2.0.1塵辭瀕/嘗氯化鉀標準溶液:準確稱取在105℃干燥2丑的優級純氯化鉀(或基準試劑)7.4552駁,用新制備的二級試劑水(20±2℃)溶解后移入1000塵嘗容量瓶中,并稀釋至相應刻度,混合均勻。
3.0.01mol/L氯化鉀標準溶液:準確稱取在105℃干燥2h的優級純氯化鉀(或基準試劑)0.7455g,用新制備的二級試劑水(20±2℃)溶解后移人1000mL容量瓶中,并稀釋至相應刻度,混合均勻。
4.0.001mol/L氯化鉀標準溶液:于使用前準確吸取0.01mol/L氯化鉀標準溶液100mL,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新制備的二級試劑水(20±2℃)稀釋至刻度,混勻。
以上就是電導率標準溶液的制備方法,標準溶液需要在聚乙烯塑料瓶或硬質玻璃瓶中密封保存。
電導率水質檢測儀的使用操作方法
1.在實際的檢測當中電導池的常數電極需要根據水樣的電導率大小不同來進行挑選。將選擇好的電極用Ⅱ級試劑水洗凈,再用Ⅱ級試劑水沖洗2詞3次,浸泡在濱級試劑水中備用。
2.取50詞100蒼嘗水樣(溫度25℃±5℃),放人塑料杯或硬質玻璃杯中,用被測水樣將電極沖洗2詞3次后,插入水樣中進行電導率測定。重復取樣測定2詞3次,測定結果讀數相對誤差均在士3%以內,即為所測的電導率值,同時記錄水樣溫度。
3.對未知電導池常數的電極(或需要校正電導池常數時),可用該電極測定已知電導率的氯化鉀標準溶液(25℃±5℃)的電導。然后按所測結果算出該電極的電導池常數。為了減少誤差,應當選用電導率與待測水樣相近的氯化鉀標準溶液進行標定。
電極的電導池常數按下式計算:K=G1/G2;
式中K是指電極的電導池常數,cm-1。
騁1是指氯化鉀標準溶液的電導率,μ蟬/腸塵。
騁2是指用未知電導池常數的電極測定氯化鉀標準溶液的電導率,μ蟬/腸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