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污水處理過程中,為了確保處理后的水能夠達標排放,每個處理環節都會使用水質檢測設備來監測水質。根據監測設備測得的數據,采用相應的處理方法,使本環節的水質指標達到要求,再進入下一個處理環節。在這些水質檢測指標中,頒翱頓(化學需氧量)和疊翱頓(生化需氧量)是最常用且最重要的兩個指標。
什么是頒翱頓?
頒翱頓(化學需氧量):在一定條件下,采用強氧化劑處理水樣時所消耗的氧化劑量。它反映了水中受有機物污染的程度。頒翱頓值越高,說明水中受有機物的污染越嚴重。頒翱頓以塵駁/嘗表示,通過水質監測儀器檢測出的頒翱頓數值,水質可分為五大類:
一類和二類:COD ≤ 15 mg/L,基本能達到飲用水標準。
三類:COD ≤ 20 mg/L。
四類:COD ≤ 30 mg/L。
五類:COD ≤ 40 mg/L,屬于污染水質。
數值越高,污染越嚴重。
什么是疊翱頓?
疊翱頓(生化需氧量):在有氧條件下,水中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生物化學過程中所需溶解氧的質量濃度。為了使疊翱頓檢測數值具有可比性,一般規定一個時間周期,并測定水中溶解氧的消耗情況。通常采用五天時間,稱為五日生化需氧量(疊翱頓?)。疊翱頓數值越大,說明水中含有的有機物越多,污染也越嚴重。
疊翱頓是一種環境監測指標,用于監測水中有機物污染情況。有機物在微生物分解過程中需要消耗氧,如果水中溶解氧不足以滿足微生物的需要,水體就處于污染狀態。
頒翱頓和疊翱頓的關系
在污水處理過程中,有機物質種類繁多,對這些有機物質進行逐一分析既耗時又耗藥品。研究發現,所有有機物質有兩個共性:一是它們都由碳和氫組成;二是絕大多數有機物質能夠被化學氧化或被微生物氧化,其碳和氫分別與氧形成無毒無害的二氧化碳和水。污水中的有機物質在化學氧化和生物氧化過程中都會消耗氧,有機物越多,消耗的氧量也越多,二者之間呈正比例關系。
因此,將污水用化學藥劑氧化所消耗的氧量稱為頒翱頓(化學需氧量),將污水中微生物氧化所消耗的氧量稱為疊翱頓(生化需氧量)。
頒翱頓的檢測
頒翱頓不僅反映水中有機物的含量,還能表示水中具有還原性質的無機物質,如硫化物、亞鐵離子、亞硫酸鈉等。例如,如果污水中的亞鐵離子在中和池中沒有完全去除,在生化處理出水中存在亞鐵離子時,出水頒翱頓可能會超標。
檢測儀器
頒翱頓檢測儀器種類繁多,能夠在較短時間內提供檢測結果。例如,頒翱頓水質檢測儀采用安卓智能系統,操作簡單,適合不同用戶的需求。許多用戶在使用后都給予了良好的反饋。
結語
頒翱頓和疊翱頓是水質檢測中的重要指標,它們在污水處理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通過科學的檢測和合理的處理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水體污染,保護水生態環境。選擇合適的檢測儀器,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對于水質管理和環境保護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