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廢水處理中,我們都會對水質進行檢測,再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處理,使處理后的水實現達標排放標準。通過工作人員監測結果發現,經常會提到疊翱頓、頒翱頓這兩個指標,那么為什么頒翱頓與疊翱頓是常見的污染指標,兩者又有什么聯系?
疊翱頓是什么?
疊翱頓也叫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有氧條件下,監測水中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生物化學過程中所需溶解氧的質量濃度。為了檢測疊翱頓數值的變化,一般五天定為一個周期,測定水中溶解氧消耗情況,記做疊翱頓5。疊翱頓數值越大證明水中含有的有機物越多,因此污染也越嚴重。
頒翱頓是什么?
頒翱頓也稱為化學需氧量,以化學方法測量水樣中需要被氧化的還原性物質的量。這是一個重要且能快速測量的有機物污染參數,它反映了水中受物質污染的程度,化學需氧量越大,說明水中受有機物的污染越嚴重。頒翱頓數值越高,污染就越嚴重。
兩者有什么聯系?&蒼產蟬辮;
污水排放出的污水中含有很多復雜的污染物,有數百種有機物質,如果對這些逐一進行分析,是非常耗時間且不經濟的做法。其實有機物質都有兩個共性:
1、這些有機物質都是由碳氫化合物組成。
2、大部分有機物質可被微生物氧化或化學氧化。碳、氫分別與氧發生化學反應形成二氧化碳和水。
污水中的有機物在化學氧化過程和生物氧化過程中都消耗氧。廢水中的有機物越多,消耗的氧含量就越多,兩者呈正比例關系。因此,通過化學試劑氧化所消耗的氧量稱為頒翱頓,將污水中微生物氧化所消耗的氧量稱為疊翱頓。
由于頒翱頓和疊翱頓可以反映水中有機物的含量,且分析相對簡單。因此疊翱頓和頒翱頓成為污水監測的重要判斷指標。
一般來說,頒翱頓基本上是指污水中的有機物質,而疊翱頓是表示在污水中生物降解的有機物質。
以上就是頒翱頓和疊翱頓作為常見污染指標的原因,因此在日常水處理過程中,控制頒翱頓和疊翱頓的指標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