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來水氨氮標準是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根據地表水水質標準,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至少要達到Ⅱ類水的要求,規定氨氮濃度不高于1 mg/L。然而,在廢水排放過程中,氨氮往往超標,這時該如何處理呢?
氨氮廢水處理方法
氨氮廢水處理方法多種多樣,主要包括折點氯化法、化學沉淀法、離子交換法、吹脫法和生物脫氨法等。這些技術可以分為物理化學法和生物脫氮技術兩大類。
微生物去除氨氮過程
微生物去除氨氮的過程通常分為兩個階段:
硝化過程:在有氧條件下,亞硝化菌和硝化菌將氨態氮轉化為亞硝態氮和硝態氮。
反硝化過程:在無氧或低氧條件下,反硝化菌(包括異養和自養微生物)將污水中的硝態氮和亞硝態氮還原為氮氣。在此過程中,有機物(如甲醇、乙酸、葡萄糖等)作為電子供體被氧化,提供能量。
物化除氮方法
常用的物理化學方法包括折點氯化法、化學沉淀法、離子交換法、吹脫法、液膜法、電滲析法和催化濕式氧化法等。
1. 折點氯化法
折點氯化法是一種氧化法,利用氨與氯在水中反應生成氮氣,從而去除水中的氨。該方法還可以起到殺菌作用,并使部分有機物無機化。但經氯化處理后的出水中會殘留余氯,因此需要進一步脫氯處理。
2. 化學沉淀法
化學沉淀法是通過向水中投加某種化學藥劑,與水中的溶解性物質發生反應,生成難溶于水的鹽類,形成沉渣,從而降低水中溶解性物質的含量。
3. 離子交換法
離子交換法的實質是不溶性離子化合物(離子交換劑)上的可交換離子與廢水中的其他同性離子的交換反應,是一種特殊的吸附過程,通常是可逆性化學吸附。
4. 吹脫法
吹脫法是通過調節廢水至堿性,然后在汽提塔中通入空氣或蒸汽,通過氣液接觸將廢水中的游離氨吹脫至大氣中。通入蒸汽可以提高廢水溫度,從而提高在一定辮貶值時被吹脫的氨的比率。在處理氨氮廢水時,需考慮排放的游離氨總量應符合氨的大氣排放標準,以免造成二次污染。低濃度氨氮廢水通常在常溫下用空氣吹脫,而高濃度廢水則常用蒸汽進行吹脫,常見于煉鋼、石油化工、化肥、有機化工和有色金屬冶煉等行業。
選擇合適的處理方法
選擇氨氮廢水處理方法時,需要根據廢水的濃度、成分、處理要求和成本等因素綜合考慮。對于低濃度氨氮廢水,生物脫氮技術通常更為經濟和環保;而對于高濃度氨氮廢水,物理化學方法可能更為有效。在實際應用中,往往需要結合多種方法,以達到最佳的處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