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檢測亞硝酸鹽的標準是多少呢?我國飲用水亞硝酸鹽項目舊標準規定為20毫克/升(GB5749—85),2006年的新標準修訂為10毫克/升(與美國相同)。考慮到全國各地的具體情況,又特別規定在使用地下水等條件受限時可放寬至20毫克/升。但在水產養殖中,亞硝酸鹽標準要求更為嚴格,規定要在0.1 ppm以下,因為亞硝酸鹽在水產養殖中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超過0.3 ppm對水產動物就有很大影響。
亞硝酸鹽對水產動物的毒性
亞硝酸鹽對魚蝦的毒性較強,其作用機理主要是使魚類血液輸送氧氣的能力下降。亞硝酸鹽能促使血液中的血紅蛋白轉化為高鐵血紅蛋白,失去與氧結合的能力,這種現象通常被稱為“褐血病”。許多池塘出現魚蝦厭食現象,亞硝酸鹽過高是主要原因之一。
如何去除水中的亞硝酸鹽?
1. 定期排污清淤
定期清除池底過多的淤泥,減少池中的有機物含量,從而減少有機物分解時產生氨后形成的亞硝酸鹽。
2. 加強水質管理
調節辮貶值:辮貶值不高的池塘要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夏季每半月用10—15公斤/畝生石灰水潑灑消毒。
投放微生物制劑:使用微生物制劑改良水質,促進有益微生物的生長,幫助分解有機物。
合理使用增氧機:通過增氧機的攪動,可以使水體中的游離氨態氮釋放出來,減少產生亞硝酸鹽的因素。
3. 科學投飼
選擇利用率較高的高質量飼料,降低飼料系數,減少廢物的排放,有利于改善水質。科學投飼不僅能提高養殖效率,還能減少亞硝酸鹽的生成。
4. 合理施肥
根據養殖方式,合理確定施肥的種類和數量。以投喂配合飼料為主的精養,應避免使用有機肥作為追肥。同時,應適當調整氮磷肥的施用比例,減少氮肥的施用,增加磷肥和鉀肥的施放比例。
5. 合理放養
確定合理的放養密度,以保證在養殖過程中,水體不會長期處于低氧狀態,從而避免氨、氮的積累,減少亞硝酸鹽含量的增加。